本工程分兩個單體項目,分別為檔案史志館和美術館,地下兩層,為車庫和設備用房,負二層部分為人防,總建筑面積96179平方米,地下兩層建筑面積為36194平方米,檔案史志館地上建筑面積為39533平方米,美術館地上建筑面積為20462平方米,建筑檐口高度32.6米。結構形式:基礎為后注漿鉆孔灌注樁+樁承臺+防水板結構,檔案史志館結構形式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美術館結構形式為:鋼框架-中心支撐(帶粘滯阻尼墻)結構。
項目效果圖
1、本工程車庫地下一層出現(xiàn)梁加腋、板加腋、折梁以及梁加腋與板加腋組合等多種情況,加腋梁、板坡度較大而且轉折較多,在施工過程中根據(jù)施工圖紙尺寸,進行放線定位,以確保加腋梁、板定位準確,加腋梁、板底部做控制標高點,保證底部標高的準確,同時利用BIM 可視化技術進行此部分異形構件交底,易于施工人員理解及施工,以確保施工質(zhì)量。
圖1.1加腋梁BIM漫游圖 圖1.2加腋梁BIM實體圖
2、高支模架是本工程施工中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施工過程中容易發(fā)生事故的危險源,特別是本工程高度較高,為確保高支模施工質(zhì)量支模過程必須嚴格按照方案搭設, 由于高支模搭設體系復雜傳統(tǒng)的口頭敘述的和二維平面的形式難以向工人闡述分部工程的技術控制要點、難點,利用BIM可視化技術交底對復雜節(jié)點進行交底,能直觀的看到三維模型,方便工人理解。
圖2.1 高支模BIM三維模型
圖2.2 BIM斜柱支設節(jié)點圖
3、多功能報告廳:位于地上一層美術館與檔案館之間9-12軸/K-N軸區(qū)域,多功能報告廳涉及多道異形斜梁、多個臺階板面標高、臺階板面多個折線板、臺階水平梁與主梁斜向相交等。
3.1報告廳施工圖 3.2 報告廳BIM三維圖
4、場地模型和臨建模型掛接入5D平臺,可直接對復雜節(jié)點進行觀察瀏覽。
圖4.1 場地布置圖 圖4.2 三維模型
5、利用BIM5D現(xiàn)場APP針對現(xiàn)場的質(zhì)量安全問題實時跟蹤,并記錄發(fā)現(xiàn)問題及處理問題的全過程。
5.1 現(xiàn)場手機端錄入
6、可按照樓層、流水段、及時間進行混凝土及機電安裝工程量提取,用以指導施工。
6.1 BIM5D工程量提取過程管控截圖
7、在進度跟蹤和鋼結構跟蹤中關聯(lián)工藝庫,可用手機端進行查看 。
7.1 BIM5D工藝庫截圖
8、利用BIM5D進行二次結構排磚、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8.1 排磚三維圖
9、在進度跟蹤中跟蹤鋼結構構件,實時查看鋼結構現(xiàn)場情況
9.1、跟蹤示意圖
10、現(xiàn)場粘貼二維碼照片,掃構件輸入構件開始時間及結束時間,實時查看構件完成情況。
10.1 施工現(xiàn)場圖
11、利用BIM5D進行模型細部瀏覽,空間漫游,實時監(jiān)控凈高尺寸。
11.1 空間漫游
12、管理層可實時在平臺中掌握現(xiàn)場施工進度。
12.1 管理層查看界面
13、虛擬樣板展示。
13.1展示模擬
14、土方回填施工動畫模擬,確保施工質(zhì)量。
14.1模擬動畫圖
15、對部分施工工藝動畫模擬。
圖15.1模擬截圖
16、機電安裝預埋碰撞檢查。
圖16.1模擬截圖
發(fā)現(xiàn)外墻預留洞與梁體碰撞4處,空間排布不合理修改3處,衛(wèi)生間等污廢水排水套管與結構碰撞4處
17、支吊架深化設計
圖17.1支吊架設計 圖17.2支吊架材料清單導出
圖17.3支吊架CAD圖導出
|